城市綠化樹木是一座城市的外在名片,其修剪看似簡單實則大有學問。1月9日,記者從中山市市場監管局獲悉,近日,該局發布的中山市地方標準《城市綠化樹木修剪規范》(簡稱《規范》)對城市綠化樹木、整形修剪、造型修剪、作業區域進行了定義,對修剪目的、修剪原則等提出了具體要求?!兑幏丁酚啥鄠€單位共同修訂,將于2月28起實施。
《規范》明確城市綠化樹木修剪的目的在于切實加強我市城市綠化樹木的保護,實現城市綠化樹木養護管理的精細化、規范化、科學化,增強城市綠化樹木長勢,培養優美樹型,有效提升綠化景觀效果。修剪原則要做到因樹因地、適時安全、適度修剪。在“因樹因地”方面,同一種樹木在不同的綠地生境應用中,其修剪方法也不同,應依據樹木的生態景觀功能、栽植的目的、生物學特性等選擇適當的時期及修剪方法進行修剪。在“適時安全”方面,根據樹木生長不同生長階段兼顧安全需要適時進行修剪,及時修剪病蟲枝、枯枝、偏冠或過密的樹枝,排除安全隱患,保持均衡、通透的樹冠,預防和減少臺風危害。在“適度修剪”方面,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確有需要,根據樹木生長特性兼顧綠化景觀效果進行修剪。主干、主枝、次主枝為結構枝,非必要不修剪,不應對樹木進行過度修剪。
《規范》編制說明指出,一直以來,我市在城市綠化樹木修剪方面卓有成效,但也出現了許多新問題,樹木修剪良莠不齊,往往是多年不做修剪,一旦修剪常常不顧樹形和生長需要,往往重剪甚至“砍頭”,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同時,由于2019年4月起實施的行業標準《園林綠化養護標準》(CJJ/T287-2018)只對綠化樹木修剪作出原則性規定,廣東省地方標準《木本園林植物修剪技術規程》(DB44/T 1784-2015 )頒布已有八年,難以滿足實際工作需要。我市多個單位通過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我市城市綠化樹木修剪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內外先進標準,形成《規范》。
《規范》的制定將填補我市在城市綠化林標準化建設上的空白,在大灣區城市群屬首創?!兑幏丁返膶嵤┠芨玫靥嵘沂谐鞘芯G化樹木管理水平,實現綠化高質量發展,使城市環境更加優美,體現和突出嶺南水鄉特色,推進生態城市建設,進一步提升中山形象。
◆記者:徐世球◆通訊員:鐘世堅
◆編輯:張言良◆二審:鄭沛鋒◆三審:周亞平